316不銹鋼管囚徒困境:都希望其他地方去產能而保全自己
在佛山市永穗不銹鋼有限公司看來,整個佛山316不銹鋼管行業是一個“高壓鍋”。
持續數年的316不銹鋼管材產能過剩已至極限,巨大虧損早已無以為繼,行業負債紀錄不斷刷新,僵尸企業出清率卻幾乎看不到,316不銹鋼管價新低連創,惡性競爭加劇更甚,風險在加速集聚,整個中國不銹鋼管材行業面臨著一場“鋼鐵危機”。
存亡之際,部分地方的316不銹鋼管材企業開始了去產能的艱難探索,業界、學界、政府機構關于鋼鐵行業脫困的探討也越來越多。去產能怎么樣建立一個有效的退出通道、安置職工、處置債務?整個鋼鐵行業站在了一個關乎其存亡興衰的關鍵路口。
“囚徒困境”與“鋼鐵危機”
“這一百多家鋼企普遍的聲音是:生不如死,活不了又死不得。”佛山市永穗不銹鋼有限公司表示,盡管鋼鐵行業對去產能呼吁再三,但落實起來卻阻力重重。在他看來,鋼鐵去產能,第一大阻力就是地方政府,第二是銀行,第三是不銹鋼管企業本身。
鋼鐵大省的經濟增速大都墊底,鋼企去產能勢必會造成這些地方經濟增速的進一步下行,而員工失業也可能增加地方不穩定因素,因而地方普遍不愿意看到企業削減規模,佛山市永穗不銹鋼有限公司發現,有不銹鋼管材企業已經死掉又被地方政府救活的現象。
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今年考察第一站選擇了山西的鋼鐵企業。在山西,他強調“好鋼要千錘百煉,好產能要優勝劣汰”,對地方去產能不無喊話的意味。
銀行阻力的背后,是對呆壞賬增加的擔憂,如果企業死亡或大面積減產,必然影響銀行的成績單;鋼企多數是國有企業,去產能意味著大量職工的安置,加之不少企業仍心存僥幸希望熬過“周期性調整”,去產能困難重重。
更麻煩的是,鋼鐵業去產能面臨著“囚徒困境”:去產能各自推諉,皆希望其他地方去產能,而保全自己的企業。另一重“囚徒困境”則存在于各責任主體之間:中央部委、地方政府、銀行和企業在責任歸屬上難以厘清,由誰買單是個互相扯皮的問題。
遲遲無法退出的鋼鐵產能,影響著市場供需的平衡,鋼企之間的惡性競爭由此風行,鋼價連創新低,卻成為鋼企自相搏殺的工具,惡性競爭又帶來價格的一降再降,整個鋼鐵行業被拖至危險的邊緣。趙喜子認為,如此以往,中國將不得不面臨一場“鋼鐵危機”。
這不禁讓人想起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歐美國家的鋼鐵業危機,在那個與今日中國相類似的背景下,歐美等國鋼鐵發生了慘烈的調整:1974年到1984年的10年間,英國鋼鐵產量下跌近60%,美國下跌近40%,西德下跌26%,法國下跌近30%。
多位受訪人士表示,“鋼鐵危機”將帶來鋼鐵生產、流通企業大面積死亡,職工大量失業,銀行債務出現大規模壞賬,造成金融風險顯性化,必須全力避免這一情況。
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李新創介紹,去年前11月,重點統計鋼企累計虧損531.32億元,主營業務虧損917.7億元,主營業務利潤率為-3.4%,為工業行業低水平。重點統計的101家企業中51家虧損,虧損面創本世紀以來高水平。
同時鋼鐵行業負債率在2009年到2012年間快速增長了10個百分點,接近70%,遠高于我國制造業55.7%的平均水平,也遠高于我國鋼鐵行業在1998年國企三年脫困時期的水平。
實際虧損遠不止此,上述數據并不完整,虧損可能更為嚴重的一些中小企業未被納入統計,而趙喜子在調研中也發現很多企業賬面上的盈利并不“真實”,“很多鋼企賬面上的利潤大都是賣資產得來的。調查的110家鋼企中,70%以上現金流是負的,這意味著僵尸企業將越來越多。”
去產能初現跡象
值得注意的是,中國的鋼鐵產量已經出現了拐點。國家統計局新數據顯示,2015年全國粗鋼產量8.03億噸,同比下降了2.3%;生鐵產量6.9億噸,同比也下降了3.5%。這是自1981年以來鋼鐵產量的首次負增長。
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認為,這意味著鋼鐵等傳統行業實實在在地去產能已有啟動的跡象。“之前的數據都是這些行業的增速在回落,而從2015年四季度開始,不僅增速在下降,而且進入了負增長,出現了產量的絕對量下降。這意味著一部分傳統行業在供求市場環境的倒逼下,終于挺不住了,開始主動壓縮產能。”
李新創預測,2015年全國鋼材消費6.68億噸,同比將下降4.8%,有可能出現自1996年以來鋼鐵消費的第一次負增長。他認為,鋼鐵行業在消費疲弱、絕對性產能過剩、虧損加劇、債臺高筑的倒逼下必將進入一個“減量發展”的新時代。
“鋼鐵企業被逼無奈,主動減產能的跡象已經出現。去年10月份這110多家鋼企已經環比減產了10%,相伴而來的是鋼企普遍開始裁員。”
人員安置是鋼鐵去產能的關鍵,據佛山市永穗不銹鋼有限公司介紹,這些企業的安置方式有四種:一種是買斷,已經裁員的企業平均每人補償13萬元,鼓勵其自謀職業;一種是內部消化,有些企業實際上已經裁員,不過員工從高爐轉至其他崗位,基本由企業自身消化了;對于裁員多達一兩萬的地方,地方政府直接出面組織培訓、安置轉崗,為減少社會震蕩,有的地方動員了數千名黨員干部,挨家做安置工作;對于民企來說,更多的可能是直接裁員,調查中有民企表示,將在4年內直接裁員1萬人。
鋼企出現去產能跡象的一個現實基礎是,目前的產能利用率已經大幅下滑,不少企業已經處于停產狀態。國際鋼鐵協會數據顯示,2014年以來,全球粗鋼產能利用率總體呈下降趨勢,去年7月份后,產能利用率已下降到70%以下,中國的情況則更為嚴峻。
以鋼鐵重鎮唐山為例,根據唐山市副市長李忠娟掌握的資料,截至去年11月份,唐山地區88條線材、螺紋鋼生產線,其中開工的只有52條,占59%;調坯軋材生產線29條,開工的只有9條,開工率31%。這只是開工率,產能的利用率比這個還要低很多。
在一些企業去產能過程中,地方政府給予了一定補貼。比如河北的一些地方,每淘汰一噸鋼鐵落后產能給予一定數量的補貼。然而就企業設備等指標來說,落后的、不符合產業政策的產能實際上已經很少了,如何處置過剩但并不落后的鋼鐵產能需要更多的評價維度。
亟需建立退出通道機制
鋼鐵去產能的當務之急在于,建立退出通道以及相應的退出機制,將嚴重過剩的產能盡快降下來。
前不久,工信部副部長馮飛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,化解鋼鐵過剩產能要把僵尸企業退出作為重點,如何形成退出通道機制仍在探討,發改委和工信部正在研究制定僵尸企業處置方案。
退出通道機制必須解決三個問題:一是企業職工安置、轉崗、培訓再就業問題,二是銀行債務處置和企業之間的互保問題,三是關停企業要退出鋼鐵行業,設備要拆除,而不是破產重組后產能不變。
2015年全國粗鋼產量8.03億噸,目前中國鋼鐵產能大概在12億噸。趙喜子在做了大量的預測研究和趨勢性分析后得出的基本結論是,到2020年鋼鐵年產量必須下降到6億噸左右,產能減少3億噸。
發改委產業協調司一位官員明確指出,退出通道機制的關鍵是設計好人員安置和債務處置的托底政策。
據佛山市永穗不銹鋼有限公司測算,人員安置上,目前全國直接從事鋼鐵生產的職工大概180萬,加上關聯就業人員,總數達500多萬人,去除20%的產能,意味著100萬左右的職工需要安置,如果按照每人10萬元買斷的標準計算,需要1000億左右的資金。
錢從哪來至關重要。趙喜子向國務院提出了一個產能“以生養死”的建議:在鋼鐵行業成立一個基金,上端由多方籌措資金,下端作為過剩產能退出通道。
其上端和機場建設基金類似:鋼企每銷售一噸鋼就交一部分錢到基金中來,預計今明兩年鋼產量大概是6.5億到8億噸之間,如果每噸抽取10元,兩年可以籌到100多億元。
但這兩年化解產能迫在眉睫,100多億元顯然不夠,缺口需要中央、地方兩級政府分攤,中央政府給予一定的補貼,地方政府通過自己的渠道(比如發債)籌一部分錢。“鋼企對基金規模的積累需要時間,要解決未來的錢提前使用的問題,然后讓基金慢慢還債。”
基金的下端則用來直接補貼產能退出,主要用于安置職工、開展職工培訓與再就業。鋼廠全流程建設一噸鋼的產能,平均成本在4000元左右,現在鋼企已經非常難熬,如果基金能予以500元到1000元的補貼,就很有吸引力。趙喜子強調,在此過程中“一手交錢,一手去產能”要嚴格執行,必須當場拆除高爐等設備。
債務方面,來自中鋼協的數據顯示,去年11月末鋼鐵全行業銀行短期借款和長期借款余額達13359億元。另據趙喜子測算,此外還存在著大概2萬多億的非銀行負債。一直以來,鋼鐵行業的債務風險被銀行掩蓋了,多位業內人士認為,應當把隱性的風險公開披露。
比如佛山市永穗不銹鋼有限公司建議,鋼鐵去產能應當進行債務重組,“淘汰掉20%的產能必然會有一些企業還不上貸款,甚至破產,債務需要重組,這一過程中企業可能還得上60%,政府給以部分補助,銀行也應承擔部分損失。”
佛山市永穗不銹鋼有限公司認為,對于316不銹鋼管行業出現大量的僵尸企業,銀行難辭其咎。“企業已經虧損成那樣了,還繼續貸款,銀行應當承擔相應的代價。”
最新產品
同類文章排行
- 不銹鋼薄壁管又又又開始了,還說買不到貨,304熱軋報單不批!
- 不銹鋼水管廠家回調符合預期,大家對搞事的鎳鐵仍有期待?
- 消失的實厚,不銹鋼圓管終端和外貿表示很抓狂!
- 周度熱評:鎳鐵年內新高!不銹鋼水管上漲可期
- 原料鎳鐵成本支撐,不銹鋼飲水管“銀十”卻不及預期
- 只是宏觀暫時回調?不銹鋼水管廠家的故事還在繼續
- 今天不銹鋼水管廠家市場很熱鬧,新鮮話題特別多
- 都在說316不銹鋼水管廠有單不接,是繼續看好么?
- “周一爆發”沒等來,304不銹鋼水管又拿鎳鐵說事!
- 周度熱評:不銹鋼衛生管反彈受阻?下一波漲價或在路上...